为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州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发〔2023〕5 号),丰富体育赛事供给,激发大众体育消费,提高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推进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州和健康黔东南建设。以体育健身活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各族群众身心健康,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定于2025年在黄平县举办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确保各项竞赛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程总则。
举办时间:2025-08-08至2025-08-23
展会主题:全民州运会、团结黔东南
举办城市:黔东南黄平县
举办展馆:黄平县
所属行业:体育赛事
展出面积:待确认
主办单位:州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州民宗委
州教育局
黄平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州委宣传部、州融媒体中心、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卫生健康局、州应急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州投资促进局、州交警支队、团州委、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人民政府
一、主办单位:州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州民宗委、州教育局、黄平县人民政府
三、协办单位:州委宣传部、州融媒体中心、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卫生健康局、州应急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州投资促进局、州交警支队、团州委、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赛事主题:全民州运会、团结黔东南
五、竞赛项目(47项)
(一)竞技体育组(18项):田径、游泳、体操、武术、拳击、跆拳道、篮球(含三人制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攀岩、射箭、国际自由式摔跤、举重、山地自行车赛、轮滑。
(二)民族传统体育组(10项):9个竞赛项目(龙舟、独竹漂、射弩、陀螺、蹴球、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式摔跤)和表演项目(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
(三)群众体育组(19项):半程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广场健身舞、游泳、篮球(含姑妈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散打、套路)、拳击、中国象棋、围棋、桥牌、钓鱼、中老年气排球、老年人门球、老年人健身气功、滑翔伞。
六、竞赛日期、地点:
2025年8月8日—23日黄平县举行,其中8月8日举行开幕式,8月23日举行闭幕式。根据赛事需要,部分项目提前进行比赛。根据竞赛项目比赛场馆的要求,将在凯里下司(州游泳馆)设立游泳项目分会场、在榕江县设体操分会场举办赛事。
七、参加单位
(一)竞技体育组以县(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凯里学院、凯里学院附中、州民族高级中学可以单独组队参赛。
(二)民族传统体育组以县(市)、州内各高校为单位组团参赛,行业系统和法人社团组织可单独组队参赛。
(三)群众体育组以各县(市)、州内各行业系统、各大专以上院校、各产业(行业)工会和全州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
个人比赛项目同时接受全州各级各类体育俱乐部、武馆、道馆、学校和个人报名参赛。
八、运动员资格
(一)竞技体育组
1.参赛运动员须于2025年1月1日以前取得黔东南户籍。
2.运动员原则上只能代表户籍所在县(市)参加比赛,如需代表非户籍县(市)参加比赛,必须由运动员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户籍所在县(市)体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签署意见盖章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报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竞技体育科备案,逾期不予受理,未报备登记的运动员,将不得代表非户籍县(市)参加比赛,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3.运动员的个人信息以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信息为准,参赛年龄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二)民族传统体育组参赛运动员须于2025年1月1日以前取得黔东南户籍或学籍或工作籍,或进入黔东南居住生活:
1.高校运动员必须是经省教育厅认可的在校全日制学生(必须持学籍证明材料),并优先代表学籍所在学校参加比赛。
2.运动员户籍以第二代身份证原件信息为准。
3.运动员学籍以教育部门提供的学籍信息为准。
4.运动员工作籍以社保缴存信息为准。
5.运动员居住生活以房产证或工商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为准。
(三)群众体育组参赛运动员须于2025年1月1日以前取得黔东南户籍或学籍或工作籍,或进入黔东南居住生活:
1.运动员户籍以第二代身份证原件信息为准。
2.运动员学籍以教育部门提供的学籍信息为准。
3.运动员工作籍以社保缴存信息为准。
4.运动员居住生活以房产证或工商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为准。
(四)所有参赛运动员按照各竞赛项目单项规程规定的要求提供报名资料,且运动员必须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比赛。
(五)所有报名参赛运动员必须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证明身体适宜参加运动竞赛,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六)组委会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运动员资格进行审查,并采取公示等程序接受各参赛单位监督,各参赛单位可利用自查、互查和举报等形式,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核和监督。
九、参加办法
(一)各县(市)、各高等院校分别组成代表团参赛;各县(市)代表团参加竞技体育项目不得少于10项,且必须参加田径、篮球、足球、排球项目比赛,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得少于5项且必须参加民族表演项目,不按要求报名的单位,将取消各项团体评奖资格。
(二)州直各行业系统、各高校、各产业(行业)工会,各县(市)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全州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团体),各级各类体育俱乐部、武馆、道馆、学校和在黔东南州内工作、学习、生活的中国公民,根据各单项《竞赛规程》的规定,自愿组队参赛。
(三)竞技体育组、民族传统体育组第一次报送参赛项目后,原则要求不能变更。
(四)每个单位每个项目限报男、女各1队;每名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单位参加一个大项的比赛。
(五)各项目比赛报名人数和项次按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执行。
(六)各参赛单位须按本总则规定的参赛资格和年龄组别报名参赛,不允许假引进、虚报年龄、冒名顶替等情况出现,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按《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纪律规定》(另行印发)处理。
(七)每个代表团团部设团长1人,副团长3人,联络员1人,工作人员3人,共8人。
(八)各代表团及各单项代表队均可冠名参加比赛。
十、竞赛办法
(一)执行国家体育总局或全国各单项体育协会和国家民委审定的各竞赛项目最新竞赛规则。
(二)各项目竞赛办法按各单项《竞赛规程》执行。
(三)在比赛中,按照规则规定比赛名次可以并列外,其它项目必须排出名次。
(四)报名不足2个单位的项目不举行比赛。
(五)根据参赛队数以及比赛场馆条件,部分项目可提前进行比赛。
(六)禁止使用兴奋剂药物。
(七)经组委会批准,各单项竞赛项目比赛均可冠名。
十一、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
(一)竞技体育组、群众体育组1.各项目按比赛名次排列录取前八名进行奖励,不足8(含 8)人(队)则减一录取。2.获得项目比赛第一名至第三名的,分别颁发金、银、铜牌和奖励证书;获得其它名次者只颁发奖励证书。
(二)民族传统体育组1.竞赛项目的各单项均录取前6名,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集体项目颁发奖杯、奖牌和证书,个人项目颁发奖牌和证书。2.表演项目颁发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颁发奖杯、奖牌和证书。
(三)设“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四)依据赛会竞赛日程每日公布比赛成绩,并抄报组委会委员和抄送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相关部门。
十二、报名与报到
(一)第一次报名:各代表团(队)于2025年3月30前报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加项目报项表》至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竞技体育科,项目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
(二)各代表队报名、报到时间按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执行。
(三)各代表团团部人员于开幕式前三天到赛区报到,联络员于开幕式前四天报到。
(四)各项目竞赛负责人、技术代表、裁判长(副裁判长)在本项目比赛开始前三天报到,裁判员在赛前两天报到,比赛结束后一天离会。
十三、裁判员
(一)比赛监督、技术代表、裁判长由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选派。
(二)各参赛单位按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推荐裁判员。
(三)其他裁判技术人员由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推荐。
十四、代表团团旗
规格为2×3米,颜色自定,标明单位名称字样“×××体育代表团”,自备二面。
十五、服装要求
比赛服装按照各单项规程和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六、经费
各代表团团部人员参赛期间食宿由组委会负责,其他人员及相关费用自理。
十七、本届运动会设立仲裁委员会和纪律督察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
十八、本规程总则由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负责解释。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1阅读协议
>2设置个人信息
1.服务总则
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以下简称“平台”)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主办,为注册平台用户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会展行业信息服务。本协议规定了平台用户应享受的各种服务及必须遵守的相关事项。用户必须完全接受本协议条款才能成为平台用户。
2.用户申请方式
用户可访问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并在其首页注册区进行在线注册。
用户可自行确定在本网站使用的用户名(会员帐号)和密码并须自行负责对其会员帐号和密码的保密,且须对其在该会员帐号和密码下发生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主办方不对因用户未能遵守本条规定而发生的任何损失或损毁负责。
3.服务变更
平台具体服务内容及方式由实际情况确定,并保留变更、终止部分或全部网络服务的权利。
4.入网规则
4.1用户在申请使用平台时,须提供详尽、准确的用户资料,并及时更新注册资料。如果注册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平台有权终止用户使用资格。
4.2用户注册成功后,平台将保证用户帐号及相应的密码的唯一性,该用户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帐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
4.3用户必须同意接受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的贵州省会展行业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
4.4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遵守中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b)遵守标准版权规定。
(c)不得以任何非法目的使用网络服务系统;
(d)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e)如发现任何非法使用会员帐号或会员帐号出现安全漏洞的情况,应立即联系平台管理方。
4.5平台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负责。平台保留判定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平台服务网协议条款的权利。用户违背服务条款的规定,平台有权中断对其提供服务。
5.内容所有权
5.1平台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包括:文字、软件、声音、图片、录象、图表、广告等。所有这些内容受版权、商标和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
5.2用户只有在获得平台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授权之后才能使用这些内容,而不能擅自复制、再造这些内容、或创造与内容有关的派生产品。
6.服务条款的修改和服务修订
平台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服务条款和法律声明,并将在平台重要页面上向用户提示变动内容。如果用户继续享用服务,则视为接受法律声明和服务条款的变动。
7.用户隐私制度
7.1保护用户隐私是平台的一项基本政策,保证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用户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a)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b)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c)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d)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e)为维护平台的合法权益。
7.2平台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平台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平台可将用户的注册资料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8.免责声明
8.1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将完全由其自己承担;因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也由其自己承担,平台对用户不承担任何责任。
8.2平台不担保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均不作担保。
8.3平台对用户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责任。
9.保障
如因用户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而给平台或任何其他第三方造成损失,用户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10.服务变更、中断或终止
10.1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的需要而暂停网络服务,平台将尽可能事先进行通告。
10.2如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平台有权随时中断或终止向用户提供本协议项下的服务而无需通知用户:
(a)用户提供的资料不真实;
(b)用户违反本协议中规定的使用规则。
10.3用户对条款修改有异议,或对平台的服务不满,可以行使如下权利:
(a)停止接受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
(b)通知平台停止对本用户的服务。
10.4除前款所述情形外,平台同时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随时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服务的权利,对于所有服务的中断或终止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平台无需对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11.通知和送达
本协议项下所有的通知均可通过重要页面公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进行;本条款所述通知于发送之日视为已送达收件人。
12.法律管辖
12.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12.2如发生平台服务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时,则相抵触的条款将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条款则依旧保持对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13.其他规定
13.1本协议构成双方对本协议之约定事项及其他有关事宜的完整协议,除本协议规定的之外,未赋予本协议各方其他权利。
13.2如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协议的其余条款仍应有效并且有约束力。
13.3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在解释本协议时应被忽略。
14.解释权
本服务条款的解释权归平台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