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前沿 > 贵州凤冈:清凉经济“火”起来 绿水青山“活”起来

贵州凤冈:清凉经济“火”起来 绿水青山“活”起来

2025-09-02 14:48:48
责任编辑:陈莎莎

多彩贵州网讯 “我非常喜欢溯溪,也打卡了很多地方,凤冈万佛峡谷是我首选推荐之地,明年还会来。”日前,来自重庆的游客李柱中意犹未尽地说。


1756795619516487.jpg

  

炎炎夏日,凤冈县万佛峡谷景区内却别有一番清凉天地:清澈见底的溪水蜿蜒流淌,游客们身着救生衣顺流而下,或在浅滩嬉水漫步,或从岩壁纵身跃入深潭,欢笑声与瀑流声交织成夏日交响。这座被誉为“天然空调”的峡谷,如今已成为省内外游客溯溪和避暑的首选地,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万佛峡谷的火爆,是凤冈县巧打“清凉牌”、做强“热经济”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凤冈县依托“小生态”资源优势,坚持“锌硒茶乡?康养凤冈”定位,坚定不移走好“旅游+”之路,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的康养旅游生态圈,提升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距离万佛峡谷10分钟车程的蜂岩镇小河村,一栋栋民居依山而建,开门便是翠绿苍山,静坐便能观赏云海落日。万佛云栖民宿负责人李贵刚欣喜地告诉笔者:“7月以来已接待游客上千人,月收入达6万元。”同样受益的还有村民张小平——去年,张小平看到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意识到其中的商机,毫不犹豫地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凭借自然天成的景致和农家特有的热情好客,她家的民宿接待了一波又一波游客,不到两个月就收回了成本。如今,当地像张小平家这样的民宿已有10余家,可同时接待游客280余位,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

  

这些鲜活数据的背后,是凤冈创新探索“党支部引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通过引导当地群众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清凉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凤冈的“清凉经济”版图,远不止民宿业态的成功,更向着更深度的康养体验延伸。依托超60%的森林覆盖率和独特的锌硒土壤资源,凤冈县做足“康养+”文章,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长寿之乡”等称号。


1756795644195225.jpg

  

走进凤冈县绥阳镇茶寿山森林康养基地,浓郁绿丛深处,白墙灰瓦的栖居小别墅掩映于山林间;拾阶而上,苍翠树林间,潺潺山泉水流淌于山涧——这片富含锌硒的土壤,孕育了纯天然、高品质的锌硒有机食品。据了解,苏贵茶业旅游发展公司投资2.1亿元,推动锌硒茶产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茶寿山旅游度假景区。2024年,该景区新建水疗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智慧旅游设施,修建森林康养步道5.24公里、森林浴场3个,开发森林康养产品4种,目前已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贵州省医养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产业布局,凤冈县已连续三个暑期成功举办“凤冈县神兽狂欢季”活动。精彩纷呈的歌曲演唱、色香味美的特色美食、乐趣横生的游乐设施、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不仅吸引各路媒体争相报道,更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打卡热潮,形成夏季消费热点,为当地群众带来旅游发展红利,人人喜笑颜开。


20250901214723-AEx0iv-20250901111831-KONIzR-.jpg

  

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的同时,凤冈“文旅品牌”也越打越响。通过“神兽狂欢季”,凤冈县的茶园、花海、峡谷、传统村落等旅游资源被广大游客熟知,旅游信息网络搜索量高速增长,游客纷纷通过旅游平台预订客房,全县各酒店、民宿接待量较往年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凤冈县接待游客320.58万人次,限上住宿业营业额达2915.6万元,人均消费1078元。避暑旅游不仅带动民宿产业蓬勃发展,更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村民就业,锌硒茶、有机大米等特产成为游客必带的伴手礼。

  

从万佛峡谷的喧闹溪流到茶寿山的静谧森林,从长碛古寨的生态农耕到田坝社区的茶旅融合,凤冈通过“凉资源”打造“热经济”,不仅是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对全域产业体系的重构升级。当每一处山水都承载产业梦想,当每一栋民居都变身旅游驿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便有了最温暖的底色。(张连杰)




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有不妥,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

来源:多彩贵州网